谈果蔬产地预冷和保鲜运输装置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7日 点击:[1]人次
谈果蔬产地预冷和保鲜运输装置
摘要:本文为作者近几年开发设计工作的技术小结,简扼地介绍了数种果蔬移动式产地予冷和保鲜运输装置,可作开发此类产品的参考。
关键词:果蔬、产地予冷、保鲜运输、方舱、气调、液氧
一、我国果蔬产业简况
根据统计,1996年我国果树种植面积已超过1.28亿亩,全国水果年总产量已达4600多万吨;蔬菜种植面积已超过1.57亿亩,全国蔬菜年总产量已达3亿多吨。以上数字表明我国水果、蔬菜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蔬菜人均占有量已达世界水平;水果人均占有量已达到40余公斤,与世界水平(人均68公斤)还有一段差距。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然而从人均资源来看,我国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资源小国,人均土地、水、生物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人地资源的矛盾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这国果蔬产业的出路不是在规模的扩大,而是求助现代科技和管理实现产业化提高产业效率增加产值,满足人们物质要求。
二、果蔬采收后予冷的必要性
水果、蔬菜、鲜花采摘后,虽然已经离开植株,但仍是生命的有机体,具有生命活动。主要有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有人称为蒸散作用或蒸发作用)以及微生物作用。由於气温和光照的原因,采收后的果蔬会有一定量的田间热。据测定田间热约占总热量的52%,呼吸热约占32%,果蔬采收时温度通常在20℃以上,甚至高达30℃以上。通常情况下,呼吸作用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在0℃附近,呼吸作用进行得非常缓慢,呼吸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在25~35℃。在果蔬的组成中,水的含量占绝大部分,水果的含水量约占总量的73~90%,蔬菜的含水量约占65~96%,水分是维持果蔬生命活动的主要成份。果蔬细胞必须水分充足,膨压大,才能使组织呈现坚挺脆嫩的状态,显出光泽并有弹性,才能显现新鲜感。影响果蔬蒸散作用的有果蔬的表面结构等内部因素及空气湿度等外部因素。这些内外因素均与温度有关。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对蒸对蒸散作用起促进作用。首先是温度升高加速了水分的汽化,加速了分子运动,提高了气孔腔与叶面、叶面与空气之间的蒸气压差,因而加强了蒸散作用。当温度低于0℃或高于35℃时果蔬表面的气孔常常完全关闭或部分关闭,蒸腾作用停止。果蔬蒸发掉的水分也可用下式表示:
W=BA(Pg-Pr)…(kgf/h)
式中:B—蒸发率[kgf/cm2Pah];
A—水果表面积(m2);
Pg—水果表面的水蒸气压力(Pa);
Pr—水果四周空气的水蒸气压力(Pa);
由上述可知,在15~35℃高温下果蔬自身新陈代谢旺盛,而采收后的果蔬已经得不到水分、氧料的补充,所以如不及时的予冷降温,排除田间热,就要消耗、分解果蔬自身能量,就会迅速成熟衰老,品质和鲜度明显下降,甚至变质、萎蔫、腐烂。对于大多数果蔬品种而言,如果采后及时地把温度降至0~10℃范围,果蔬的呼吸强度 降低,水分蒸发减缓,乙烯的产生和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因而可以延和长果蔬的货架期或贮存期。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已经证明,采收后的果蔬予冷越及时,则后熟作用和病害发展越慢,新鲜度保持愈好。例如西洋梨收获后两天降温冷藏,贮藏期为120天,若推迟到四天降温冷藏,贮存期只有60天。10月份采摘的苹果,20℃下贮存,每天质量损失10%,其生命力最长为10天,而在4℃下贮存,每天质量损失1%,其生命力最长为100天。花菜采收后,及时地将其温度由20℃予冷到0℃,可把贮存期从2天增加到42天。有关试验已经证明,采后的果蔬每推迟1天降温予冷,将会导致果蔬货架期或贮存期缩短1~4周。
三、予冷方式及其设施
遮阳处或冷库的整理间或串堂处放置,让自然风散热,这是最简单的原始办法。其优点不要什么设备,也没有冷源。这是果蔬采后有意或无意采取的予冷措施,其缺点是效果差。
作者:梁子荣 航天总公司二院二0六所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